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,总觉得自己身体有毛病,今天怀疑心脏不好,明天担心得了绝症,跑遍各大医院做检查,结果啥病都没查出来,可还是焦虑得不行。这很可能是疑病症在捣乱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它的典型表现,再讲讲解决办法。
一、疑病症的典型表现
1.过度关注身体细微变化
疑病症患者对身体的感知格外 “敏锐”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就紧张得不行。偶尔打个喷嚏,就担心是不是感冒了,进而联想到肺炎;肚子咕噜叫几声,就怀疑肠胃长了肿瘤。哪怕身体只是出现像蚊虫叮咬导致的小红点、运动后正常的肌肉酸痛这些极其普通的现象,在他们眼里都可能是大病的征兆,一整天都心神不宁,反复琢磨身体的异样。
2.频繁就医与检查
为了确认自己 “有病”,患者会频繁跑医院,找不同科室的医生看病,做各种检查。今天做了血常规,明天又要求做 CT,刚拿到体检报告,没过几天又觉得检查不够全面,非要再查一遍。每次检查结果正常,他们都难以接受,总觉得是医生水平不行或者检查设备有问题,接着奔赴下一家医院,陷入 “就医 - 检查 - 否定结果 - 再就医” 的循环。
3.坚信自己患有重病
哪怕所有医学检查都显示身体正常,患者依然坚信自己得了严重疾病。不管家人、朋友怎么劝说,医生如何耐心解释,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想法。他们会在网上疯狂搜索疾病症状,然后对号入座,越看越觉得自己病情严重,焦虑情绪也随之不断升级,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、生活和社交。
二、疑病症的解决办法
1.心理疏导:打开心结
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聊聊是个不错的办法。咨询师会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,帮他们分析为什么会过度关注身体,找到焦虑源头。比如,有的患者是因为生活压力大,潜意识里通过关注身体来逃避现实问题。咨询师会引导患者正确面对压力,用更积极的方式处理情绪,逐渐放下对身体的过度担忧。
2.认知行为疗法:改变思维模式
这是治疗疑病症常用的方法。通过和治疗师沟通,患者能认识到自己对身体症状的错误认知和过度反应。治疗师会教患者一些应对技巧,当又开始怀疑自己生病时,尝试换个角度思考,提醒自己之前多次检查都正常,这次身体的小变化可能也是正常现象。同时,鼓励患者记录每次焦虑发作的情况,分析规律,慢慢改变 “身体一定有病” 的固有思维。
3.培养兴趣爱好:转移注意力
把注意力从身体上挪开,投入到有趣的事情中。可以学画画,用色彩描绘心中的世界;试试摄影,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;或者参加户外运动,像爬山、骑行,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当患者沉浸在兴趣爱好里,就没时间琢磨身体那点事儿了,心情也会变得愉悦,焦虑感自然减轻。
4.规律生活作息:增强身体自信
保持规律作息,早睡早起,让身体生物钟稳定。合理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,给身体提供充足营养。坚持适量运动,像每天慢跑半小时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释放压力。当身体状态越来越好,患者对自己身体的信心也会增强,不再轻易因为一点小变化就怀疑生病。
要是身边有人被疑病症困扰,别指责、别不耐烦,多理解、多陪伴,鼓励他们尝试这些方法,慢慢摆脱疑病症带来的焦虑,重新拥抱轻松、健康的生活。